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

时间:2024-10-11 21:08:09
《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瑶族舞曲》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瑶族舞曲》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本课所欣赏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优美,旋律流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级:五年级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三、教学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学生通过收集知识信息,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性。“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一直是大多数音乐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将抽象的艺术环境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知识含量庞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四、媒体设计思路:

本节信息技术整合课,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最大程度开放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多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的学生“主体发展”模式,发展学生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教学内容为一课时,根据高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程度,以了解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为首要任务,通过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根据高年级思维活跃、具独特性的年龄特点,我选择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电脑和网络,将可视的音乐影音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音乐情境,以动画或具体形象的图片呈现于学生面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电脑(如搜索民族知识,完成冲关游戏等),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想象力,挖掘其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方式下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创作音乐。

五、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

(二)、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四、教学重点:

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

五、教学难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谈论探究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族,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

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

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

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4. 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三、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 Δ捻指、 X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课前准备)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四、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要注意调要改为1=C。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老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教学评价

1 ……此处隐藏14510个字……准备篝火晚会呢,看来,我们又可以欣赏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晚会了。不过, 在晚会开始前,我们的瑶族朋友有一道题目要考考大家:听下面几段音乐,说说每一段的感受,并想办法把你听后的感想表达出来,把你的所感用画笔描绘出来。(分段欣赏,老师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并进行简单的乐曲分析,帮助学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上去理解掌握民族音乐的特点。)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黑格尔曾说 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通过学生们的个人想象和创作,把对音乐的理解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既实现了资源共享,课程的整合,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相信在落实本环节的同时,学生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乐曲的内容和情感,本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在 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积极学跳瑶族朋友长鼓舞的几个简单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所以,我将这样对学生们说:孩子们刚才创作得都非常好,画出了你们心中的瑶乡和瑶乡人民,我们在瑶乡旅游一天了,对瑶族也有了很多了解,我们还了解到瑶族的长鼓舞是很有特色的。 现在,晚会正式开始,就让我们在篝火旁,和我们的瑶族朋友一起,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跟着《瑶族舞曲》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瑶族长鼓舞,这时的课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五、实现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在 课堂小结中,除了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外,我将抓住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去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他们不断的学习研究,思考探索,实践总结中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音 乐理解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从而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瑶族舞曲》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音乐的情感表达》的第一课时,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它是一节欣赏课。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启发学生体会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场面中欢乐幸福的心情。

2、使学生初步感受民族管弦乐队的表现特点,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从学习目标不难看出,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难点是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法

1、情境法:由于本节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虚拟的`“瑶乡之旅”。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next)

2、感知 理解 想象 实践:

从初中生的欣赏心理分析,音乐欣赏一般都是由感知欣赏开始的,感知只能获得表象认知,因此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进入对其本质的理解,无论是理解音乐,还是表现音乐,都是一个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创造新形象必须借助于想象。感知也好,理解、想象也好,最终都要表现在实践运用上。所以,这节课我采用“感知 理解 想象 实践”的欣赏教学模式,并结合“情境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

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选择“欣赏法”。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天赋不是天生固有的,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多练习就多出效果。音乐欣赏又是发展听觉才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做简单提示,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兴趣引入;初听乐曲,获得感知;分段理解,想象创作;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前几句音乐(点标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

②有没有谁到过某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地旅游,请到过的同学对这个民族作简要解说。

2、初听乐曲,获得感知

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的还真不少,下面,我要放一段根据少数民族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听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听完后,可能会说出乐曲的情绪、有很多种乐器在演奏或者说好象很多人在跳舞等等)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

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这个民族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所以,我来告诉大家,这首曲子来自瑶族。大家想不想了解瑶族并和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交个朋友呢?学生们一定会说:想。

3、分段理解,想象创作、

下面,就让我们乘上多媒体快车,我来做导游,带领咱们全班去瑶乡旅游一圈如何?学生们一定会兴趣大增,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了。

(可任选两个方面,通过文字和图片对瑶族有个简单了解)

(民族概况 传统节日 )

旅游了一圈,天色已晚,同学们也累了,看!热情的瑶族朋友正在为我们准备篝火晚会呢,看来,我们又可以欣赏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晚会了。不过,在晚会开始前,我们的瑶族朋友有一道题目要考考大家:

听下面几段音乐,任选一段,想办法把你听后的感想表达出来,可以画画、可以给音乐填词,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通过学生们的创作,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表达出了乐曲的情感,本节课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在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积极向瑶族朋友学跳长鼓舞,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所以,我这样对学生们说:大家刚才创作得都非常好,我们在瑶乡旅游一天了,对瑶族也有了很多了解,我们还了解到瑶族的长鼓舞是很有特色的。现在,晚会已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开场舞《瑶族舞曲》,就让我们在美丽的篝火旁,和我们的瑶族朋友一起,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了欢快的瑶族长鼓舞,这时的课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人唱歌,有人跳舞,还有同学拿着打击乐器在为乐曲伴奏呢。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我认为在进行说课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注意语言的组织.

《《瑶族舞曲》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