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体育课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体育课说课稿1本次体育课的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的内容是正面双手垫球,课课练内容是中长跑耐力练习。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6个(手势)方面来说本次课。
一、说教学指导思想
1、说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的课,他们身体的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耐力素质好、接受能力强。
2、说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的内容,垫球是排球三大技术的首要环节,学好垫球,会为以后学习传球和扣球动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垫球动作的手臂手型,以脚蹬地为主的全身协调用力(侧面示范)。教学难点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点即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中长跑中的身心极点的处理。
3、说教学程序(教学方法)
首先,由我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每组小组长带领成员,在上课区域自行设计进行慢跑路线。教师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规则形、也可以是场地上的线条等。总距离约300米,时间为3分钟。
二、我安排了七节双人徒手操
1)双人拉锯练
2)双人压肩
3)同时蹲、起;一蹲一起;
4)拉手侧迈步(配口令,示范一下);
5)拉手绕圈(两个字的要求:动作慢、距离远);
6)背靠体转击掌(不抬脚掌,口令逐渐加快速度,示范一下);
7)互背各三次时间约为7分钟。
这样做的理由有二点:
1、充分活动开各主要关节和肌肉,防止受伤;为学习技术动作创造更好的身体条件。
2、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单调乏味的跑圈模式,这也符合小场地上大体育课的中国国情。
进入基本部分
调整学生队形,(做手势)教师站中间,学生站两边。教师说明今天要学习的动作名称:正面双手垫球。然后做完整示范,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运动技术在学习初期,学生是通过视觉的观察与模仿来建立动作表象与动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范与讲解时,只注重动作重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方向结构与顺序),不会强调动作的细节与局部问题。
对此,我这样讲解:
1、强调手型与接球部位,对于手臂的要求:六个字,三个词(压腕、夹臂、顶肘)。
对于击球部位容易出错,我用圆珠笔标注一同学手臂的'正确部位打“√”错误部位打“×”。
2、强调发力点:力来自于脚蹬地,手是平动,而不是以肩为轴的转动。采用这样一些辅助练习:(边示范、边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练习,先原地、),约15次熟练后,基本定型,再行进间一步一动练习,练习次数约20次。
第二步:用重复练习法,击固定球练习(10次一换)。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原地击球动作,注意感受击球部位,和正确的发力顺序。第三步:用合作学习法,抛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垫(10次一换)。
本次课又只是3次教学的第二次,况且学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练习,只练徒手或辅助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两人对练,提高积极性。)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如果遇集体犯错问题,就口哨召唤学生,停止练习,靠拢纠正后再分散练习。时间约为22分钟。基本部分的复习内容是中长跑量大,枯燥。学生不喜欢。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提高心理极点:“这个时间你们一定能行的;你们尽力了就是好学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极点的技巧。如:1)调整呼吸,2)加大摆臂幅度,3)减小步长等等。
我的具体做法是,设计一条安全的校园路线,利用环境变化,转移注意力,降低疲劳感。男生约为1500m,女生为1200米。在学生必经点的2/3处,设置未知的惊喜(展示明星图片)。我这样做的理由是:依据心理学家托尔曼的认知论,让学生事前知道有奖励而不知道奖励的结果,使学生有一种未知的诱惑,从而更好的完成练习。
三、结束部分
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松操,一边做一边说肌肉名称。
教师作总结,鼓励,表扬跑在前面和尽力的同学。
5、通过教学程序拟达到以下目标:
5.1参与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绝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要求100%的学生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
5.2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与体会动作;50%的同学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长跑优生,男、女同学应该在6分钟内跑完。
5.3情感目标:本次课,通过双人徒手操、明星图片给予新鲜感,调节学生的情绪,刺激学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因为有什么内容,什么顺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大学体育课说课稿2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正手攻球技术动作》选自初中《体育与健康》七—九年全一册教材内容。它既能发展学生的小臂协调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所以这一运动,特别受学生欢迎。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1+6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科表消除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改版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平时、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得学生装初步理解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手攻球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重点:转腰、收小臂。
……此处隐藏2929个字……的动作不一定都正确,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挂图,学生自由模仿站立式起跑,学生在尝试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动作要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生掌握奔跑动作的时候,让学生对比一下,慢跑、快跑和加速跑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自然了解了加速跑的动作。上肢与下肢的配合会更协调,自然速度就越快。最后通过让学生通过比赛,看谁跑的最快,请4个组中的同学出来决赛并发奖。(四)保持情景:游戏“听信号快速跑”
同学们通过锻炼掌握了探险的本领,教师通过哨声来统一指挥,达到动作的熟练。提问:我们的探险本领已经十分的高强了,让我们比一比谁的本领,好吗?教师按照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在布置场景的场地进行,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展游戏,最后教师讲评比赛结果。
(五)情景延续
在课的最后部分安排了放松舞蹈,学生在我的带领下跳起欢乐的《幸福拍手歌》舞,让学生们跳起来,乐起来,笑起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
七、效果回顾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加速跑》为主教材,以听信号快速跑游戏为辅助教材。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情景的感染下,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注意力,从而达到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利用挂图展示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所学动作的形象。通过利用游戏的娱乐性等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想象,在思考、领会、比较、体验中掌握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产生较强的情绪体验,激发好胜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体育课说课稿5本次体育课的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内容是正面双手垫球,课课练内容是中长跑耐力练习。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6个(手势)方面来说本次课。
1、说教学指导思想
建国60年来我国一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对“学理”和“教法”进行了探究。学校体育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最高原则,对此,我们秉承张洪潭先生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思想:体育课必须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线,掌握运动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说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的课,他们身体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耐力素质好、接受能力强。
3、说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的内容,垫球是排球三大技术的首要环节,学好垫球,会为以后学习传球和扣球动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垫球动作的手臂手型,以脚蹬地为主的全身协调用力(侧面示范)。
教学难点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点即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中长跑中的身心极点的处理。
4、说教学程序(教学方法)
仍然依据苏联教育家凯诺夫的三段教学模式。
首先,由我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每组小组长带领成员,在上课区域自行设计进行慢跑路线。教师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规则形、也可以是场地上的线条等。总距离约300米,时间为3分钟。
第二:我安排了七节双人徒手操。
1) 双人拉锯练习
2) 双人压肩
3) 同时蹲、起;一蹲一起;
4) 拉手侧迈步(配口令,示范一下);
5) 拉手绕圈(两个字的要求:动作慢、距离远);
6) 背靠体转击掌(不抬脚掌,口令逐渐加快速度,示范一下);
7) 互背各三次 时间约为7分钟。
这样做的理由有二点:
一、充分活动开各主要关节和肌肉,防止受伤;为学习技术动作创造更好的身体条件。
二、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单调乏味的跑圈模式,这也符合小场地上大体育课的中国国情。
进入基本部分
调整学生队形,(做手势)教师站中间,学生站两边。教师说明今天要学习的动作名称:正面双手垫球。然后做完整示范,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运动技术在学习初期,学生是通过视觉的观察与模仿来建立动作表象与动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范与讲解时,只注重动作的重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方向结构与顺序),不会强调动作的细节与局部问题。
对此,我这样讲解:
一、强调手型与接球部位,对于手臂的要求:六个字,三个词(压腕、夹臂、顶肘)。
对于击球部位容易出错,我用圆珠笔标注一同学手臂的正确部位打“√”错误部位打“×”。
二、强调发力点:力来自于脚蹬地,手是平动,而不是以肩为轴的转动。
采用这样一些辅助练习:(边示范、边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练习,先原地、),约15次熟练后,基本定型,再行进间一步一动练习,练习次数约20次。
第二步:用重复练习法,击固定球练习(10次一换)。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原地击球动作,注意感受击球部位,和正确的发力顺序。
第三步:用合作学习法,抛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垫(10次一换)。
本次课又只是3次教学的第二次,况且学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练习,只练徒手或辅助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两人对练,提高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如果遇集体犯错问题,就口哨召唤学生,停止练习,靠拢纠正后再分散练习。时间约为22分钟。
基本部分的复习内容是
中长跑量大,枯燥。学生不喜欢。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提高心理极点:“这个时间你们一定能行的;你们尽力了就是好学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极点的技巧。如:1)调整呼吸,2)加大摆臂幅度,3)减小步长等等。
我的具体做法是,设计一条安全的`校园路线,利用环境变化,转移注意力,降低疲劳感。男生约为1500m,女生为1200米。在学生必经点的2/3处,设置未知的惊喜(展示明星图片)。我这样做的理由是:依据心理学家托尔曼的认知论,让学生事前知道有奖励而不知道奖励的结果,使学生有一种未知的诱惑,从而更好的完成练习。
结束部分
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松操,一边做一边说肌肉名称。
教师作总结,鼓励,表扬跑在前面和尽力的同学。
5、通过教学程序拟达到以下目标:
5.1参与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绝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要求100%的学生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
5.2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与体会动作;50%的同学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长跑优生,男、女同学应该在6分钟内跑完。
5.3情感目标:本次课,通过双人徒手操、明星图片给予新鲜感,调节学生的情绪,刺激学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因为有什么内容,什么顺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文档为doc格式